WHO在6月剛剛發佈了手術安全的重要性,還在WHO網站上說明要怎麼做到手術安全,這是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問題,WHO還提供了數據說明這件事有多重要:
- 每年全球大概有2億3千4百萬個重要手術(換句話說平均每25人就有一個人接受過手術)進行,研究指出這些手術中有很多併發症和死亡都是事前可以預防的。
- 工業化國家每年有住院病人手術3-16%發生手術併發症,而永久失能和死亡的比率大概是0.4-0.8%。開發中國家的死亡率卻占了5-10%,在這些死亡原因中,麻醉本身有關的比例是最高的,而感染或其他手術後的併發症在全球都是嚴重問題,研究指出其中將近一半的併發症是可以預防的。
雖然手術已經成為近世紀以來最重要的醫療活動,但是手術安全和品質的確保一直都還沒有達到全球一致的水準。所以WHO決定推行安全手術清單(WHO surgical safety checklist),設立一個全球一致的手術標準,這個活動是由WHO和美國同時一起推動的,美國國會也大力支持(這又說明了一件事,政治力是公共衛生成就達成的重要手段之一),完整的記者會在Youtube 上可以看得到,影片有很多段,有興趣的人可以進去仔細看。
這個活動(Safe Surgery Saves Lives initiative)主要由哈佛公共衛生學院所主導,在所實施的八個國家將近一千個病人中顯示可以有效提升病人接受標準手術醫療的照顧達兩倍以上,遵守率從原來的36%升高到68%,在許多地方甚至達到100%,這個活動有效降低了因手術引起的併發症和死亡,這個活動鼓勵全世界的醫院、醫師和衛生部門一起參加,可以到他們的網站去宣告你想要參加這個活動。
這個清單中包括三大部分:
1. 麻醉誘導前(Sign in): 要確認手術部位是否適當的標示清楚、是否有已知的過敏反應等等。
2. 下刀前(Time out)
3. 病人離開手術室前(Sign out):紗布、器械必須仔細計算避免遺漏在病人身體裡面。
每個階段都有重要的清單要整個手術團隊確認,今年年底WHO將會公布整個研究的成果。
這裏有兩段影片說明了做這樣的checklist會有怎樣的差別
未做WHO checklist,這裡面可以看到有一個人拿了一個清單在念,大家都沒有積極參與,只說ok, yes, I guess so……..
卻沒有落實做任何確認(這個畫面好像很熟悉…….)
這就是標準的Check List 和標準的做法(WHO的教學影片)
這裏面很仔細的做各種準備,包括誰要做什麼,給抗生素,有沒有片子、病人確認、預估有多少失血,多少時間,準備怎麼因應,手術結束前做最後的其他卻認,包括器械紗布等等。
可以先看完下面的checklist 後再回來看這個影片
正本完整的說明檔是PDF,裡面有說明很多細節,為什麼要這樣做,怎麼做等等,鼓勵大家去下載。
他們手上拿的那一張就是checklist(他們把這三部分印成一張紙)內容如下:
第一部分: 麻醉誘導前(Sign In)
Sign In:
麻醉誘導前
病人確認:
1. 身分
2. 手術部位
3. 手術名稱
4. 同意書
手術部位是否有標示
麻醉安全確認是否完成
pulse oximeter 是否功能OK
病人有
1. 已知的過敏嗎?
2. 是否有呼吸道的危險
如果有,怎麼處理
3.是否預期有超過500CC的失血量
兒童 7 ml/kg
如果有的話,有什麼相對應的措施
第二部分: Time Out(開始動刀前)
Time Out:
確認參與手術的人員,介紹他們自己的姓名和在這個手術中的角色
參與的外科醫師、麻醉人員、和護士們藥彼此口頭確認病人的姓名、手術部位、和手術名稱
預期的重要評估:
外科醫師的部分: 有什麼是重要或非預期的步驟和狀況,預估手術時間,預估手術中的失血量
麻醉團隊部分: 有哪些跟病人相關的特殊狀況?
護理團隊: 無菌技術的部分是否已經確認(包括各種標籤),有哪些特殊器械或特殊狀況?
預防性抗生素是否在60分鐘內給予
重要的影像學資料有擺出來了嗎?
第三部分: Sign Out手術完成前
Sign Out
護理人員要口頭和團隊確認以下
手術名稱已經登錄
紗布器械針等等數量正確
手術檢體是否已經正確標示(包括病人的姓名)
是否有任何器械上的問題
外科醫師、麻醉團隊和護理人員要確認相關重要病人的後續照顧原則和狀況
這樣看來已經很清楚了,可是美國人還不只做到這樣,他們還主動教病人要同時注意這些東西,因為這是雙向的,除了美國骨科醫學會設立專門的網頁和海報外,美國的CNN在7/17還專門做了一個新聞來談手術安全,邀導民眾要怎麼注重自己的手術安全。
It's not a doodle. It's an autograph. Because before surgery, many doctors sign the site where surgery should be performed, while the patient watches. It's a program called "Sign Your Site," to make extra sure the operation happens in the place it should.
海報上面的文字: 這不是塗鴉,這是簽名,在手術前,醫師們會在病人面前在手術部位簽名,這叫做 Sign Your Site,以確認手術會在應該要手術的部位。
同樣,和洗手不只教導醫護人員也教民眾要強迫醫師洗手一樣,手術安全也是雙向的,同時要求病人也要這樣要求醫師和醫院:
在病人部分CNN是這樣教導民眾的,連結有文字報導
1. 手術前和你的醫師和醫院確認
2. 在醫院裡面告訴每一個人你是誰,你什麼時候出生,你來醫院做什麼手術
這裡舉了一個例子: 我是John Smith 我在1970年10月21日出生,我來做左膝的關節鏡手術。
如果所有的醫護人員都知道你是誰你做什麼手術,這樣可以避免意外的發生
3. 確認你的醫師在正確部位上做了標示和簽名
4. 確認對你動刀的醫師
這部分十分重要,一定要見過主刀的醫師,這裏他舉了一個美國骨科醫學會的理事長(Dr. James Beaty)說的話:
你可能已經告訴了護理人員,可是醫師才是主要動刀者,所以你要說: 『在我還沒跟主刀醫師確認手術部位和手術之前,我絕對不去開刀』。
"You should say, 'I'm not going back to surgery until I see my doctor and we confirm that this is the right site,' "
5. 找一個家屬或朋友跟你一起參與手術
在手術前,你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十分焦慮,可能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找一個親近的家屬或朋友跟你一起分擔這些,包括你必須注意的各項跟手術相關的細節(包括你接受什麼手術,誰動刀,和醫師連絡,手術部位等等)
那你要怎麼叫你的親友幫忙你以上步驟呢? 就是重複,就像當兵的命令一樣,講完以後叫他再重複一次,這在工程上的用語叫做密閉線圈(closed loop)
即使你的親友之前曾經接受過同樣的手術,但是仍然要跟外科醫師確認這些,重複確認不會有任何傷害。
他這裡舉了一個例子:
一個兩歲的小孩要接受右側的疝氣手術,她先生跑去確定每一件事,強調一定要見到醫師當面確認剛剛提到的每一件事,最後當他陪小孩一起到手術室時,還告訴醫師: 『我知道你已經重複這樣的手術數百次了,可是對我們來說,她是我們的唯一』
沒錯,這樣做並沒有任何傷害。
病人安全,醫療安全不是口號隨便說說而已,看來我們真的要學習人家怎麼去做這樣的事,我的一個老師說過:『醫療是基本人權,醫師是人不是神,人都會犯錯』。
這樣做就是對基本人權的尊重,民眾不懂,那就要盡辦法讓他懂,讓他一起參與,每個醫療活動都是雙向的,一定要兩邊都了解到底在做什麼這樣的醫療才有意義。
延伸閱讀:
1. WHO 安全手術新聞稿
2. WHO安全手術網頁: Safe Surgery Saves Lives initiative
3.World Alliance for Patient Safety
4. CNN 7/17 減少手術失誤 (裡面有很多以病人為出發點的有用連結:包括部落格、病人權益團體、美國骨科醫學會網站等等)
0 意見:
張貼留言